
文/本报记者张军 图/本报记者万多


你会戴眼镜吗?多数人往往一只手拿上就戴。这一幕,如果让马先勇看到,他肯定说,又是一位不会戴眼镜的。
眼镜的毛病是戴出来的
51岁的马先勇是中际眼镜司门口中心店的调镜师。调镜师?可能不少人没听说过。
马先勇一周上6天班,周三休息,熟客都知道。只要他在店里,不时有客人找上门,从包里拿出的眼镜,有时一副、两副,有时更多,有自己的,也有家人和朋友的。“眼镜出毛病了,多是戴出来的。”5月26日,周五,记者在店里现场观察马师傅给顾客的眼镜“看病”。
将眼镜倒放到桌上,眼镜架的眉、腿本应在桌子的平面上,马师傅指着说:“你看,左镜腿跷起来了。这位顾客习惯用右手戴上和摘除眼镜,时间长了,右镜腿连接部位因受力变形,镜腿高出镜眉,一放在平面上,右镜腿挨着平面了,左镜腿就挨不上。”“佩戴和摘除眼镜正确的方法,是用双手进行。”记者注意到,马师傅用双手将眼镜拿起来观察,边看边说,“两只镜片也不在一个平面上,一个镜片高、一个镜片低。这也是受外力导致的。眼镜放置不当,重物或身体任何部位压过,都会出现此类情况。眼镜变形越严重,对佩戴者影响越大。”“另一个容易变形的部位是鼻托。”马师傅说。听到这里,记者想起这几天眼镜鼻托挤压鼻梁有些刺痛,忙摘下眼镜请他看看。马师傅调整了一下鼻托,换了鼻托垫片,记者再戴上,刺痛感消失。“这副眼镜右侧鼻托也受压变形,一般有30度倾斜角,我进行了调整,另外换了一副新的鼻托叶,鼻托叶一般是硅胶的,时间用长了会老化,硬度增加,佩戴会有不适感。现在有不少眼镜店是可以免费更换的。”马师傅这样解释。
调眼镜也会遇疑难杂症
马先勇1999年底来武汉,原来在老家黄石干装修。那年,马师傅的妻弟在武昌开了家喜来登眼镜店。店里人手不够,马师傅开始跟从精益眼镜店出来的妻弟当学生,学着修眼镜。
眼镜掉了螺丝、镜腿断了,对修眼镜的师傅而言,都是小问题,换个螺丝、补个焊就能解决。“多数大毛病的眼镜,都是受外力重压变形的。有的放床上,一屁股坐上去;有的马虎顾客,眼镜放衣服口袋,洗衣服时忘记拿出来,放洗衣机里跟衣服一起搅了……”马师傅说,顾客拿着严重变形的眼镜过来,有经验的师傅基本能一眼看出问题是怎么造成的,只是修复还原要花些时间,镜片破了的,还得重新帮顾客配镜片。
顾客拿回变形后又恢复的眼镜,往往会由衷地说谢谢。马先勇很享受这一时刻。18年过去,马师傅从修镜师傅到调镜师傅,经验也越来越丰富,他没有再转行,原因就是“因为喜欢”。而在同行眼中,他也成为解决疑难问题的高手。“将变形眼镜调整回原配镜状态不是最麻烦的。”马师傅说,最麻烦的是眼镜业同行新配的眼镜,让顾客佩戴出现不适。他记得,一位在国外务工的武昌女士,花1000多元配了一副渐进片眼镜,结果看远没问题看近却模糊。这个问题,在配镜的店子没有解决好。该女士慕名找到马师傅。马师傅请该女士佩戴了几次,很快找到问题症结所在。他调整了镜眼距,即镜片与眼球的距离。顾客再次佩戴,看近就清晰了。
记者注意到,马师傅给顾客服务时,不时会询问一些情况。其实,他是在找顾客佩戴眼镜的最佳舒适状态。通过聊天,顾客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,还带来新的生意。前面说的那名武昌女士每两年才回国一次,在马师傅调好了眼镜后,她最近一次回国,带丈夫来店里配了两副新眼镜。
解读三分配镜七分调校
记者仔细观察过马师傅调试眼镜的过程:先清洗眼镜,查看镜片水平,紧螺丝,检查镜腿平度,看镜腿外弧角是否在85度—90度,鼻托叶检查,镜腿与客人耳部的调试……
马师傅说,真正的配镜服务是从顾客来取新配的眼镜那一刻算起,一副装配合格的眼镜,不见得能满足顾客佩戴的舒适度。因为每个人的鼻梁有高低、脸型有胖瘦、耳位有高低长短……另外有的顾客长期佩戴眼镜,一旦重新配镜,调镜师还要了解对方原有的戴镜部位;高度近视的顾客,新配眼镜要与原配眼镜进行对比,调镜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对顾客的舒适度作个性化调整。
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,一位市民戴上新配眼镜,眼睛先是不适,而后流泪,视觉模糊。后来将眼镜送到别的眼镜店一检查,才发现左右镜片竟装反了。
马师傅说,这样的事,在过去品牌眼镜店不多时,是很难发生的。好的眼镜店,装配眼镜有一套装配、检验流程,只要按流程来,就不会错得这么离谱。现在眼镜店开多了,过去好的操作规范,很多眼镜店不再推广使用了。
离开马师傅所在的眼镜店时,记者习惯地用单手拿起眼镜戴上。马师傅赶忙提醒:“又错了,戴眼镜要用双手……”
然而,记者心中也有一个马师傅问的问题,为何像他这样的调镜师,在江城的眼镜店越来越少?
0090.net声明:0090.net尊重原创,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0090.net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代表0090.net立场。